提示
回答成功,可在会员中心查看审核情况
前往会员中心
房产问答
我要提问
您的位置:房产超市>房产问答> 贷款>贷款流程> 房屋可以二次贷款吗?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房屋可以二次贷款吗?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标签: 贷款
热心网友|回答5次|2020-09-18 13:44:46
我来回答
收起回答
0/2000

优质回答

  • 热心网友
    2020-09-18 22:51:33
    办理房屋二次抵押贷款所需手续有:1、借款人有效身份证明、居住证明、婚姻证明;2、个人收入证明;3、房屋一切权证;4、房屋抵押合同和他项应享受的利益登记表;5、一次抵押贷款合同;6、贷款行要求提供的另外的资料。不过,借款人通过不同的贷款机构办理房屋二次抵押贷款,其贷款条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申请贷款前,借款人还需要提前详细咨询了解,帮好充足的申请贷款的准备。

其他回答

(4条回答)
  • 热心网友
    2020-09-18 19:16:27
    按原合同利率计息,遇法定利率调整.用于个人房屋二次抵押贷款的房屋必须是现房.用于二次抵押贷款的房屋应为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的优质住房和商业用房。以住房抵押的二次贷款抵押率最高不超过70%,且我行是房屋的抵押权人。房产二次抵押贷款的条件为:用于二次抵押贷款的房屋应为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的优质住房和商业用房;用于个人房屋二次抵押贷款的房屋必须是现房;房屋是使用银行抵押贷款所购买的一手房;房屋抵押登记已办妥,且我行是房屋的抵押权人;房屋已办理保险,且保险单正本由中国银行执管;房屋所处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贷款限额:贷款额度=房屋价值*抵押率-原贷款的本金余额。房屋价值以房屋的原购买价和二次抵押时的评估价相比较,取两者中的低者。以住房抵押的二次贷款抵押率最高不超过70%;以商业用房抵押的二次贷款抵押率最高不超过50%。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档次商业贷款利率。外币贷款执行贷款银行规定的同档次外汇贷款利率。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遇法定利率调整,按原合同利率计息;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遇法定利率调整,于次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利率。
  • 热心网友
    2020-09-18 18:41:54
    1、用于二次抵押贷款的房子应为市场发展较大的住房和商业用房。2、用于个人房子二次抵押贷款的房子必须是现房。3、房子是使用中国银行抵押贷款所购买的第一手房。4、房子抵押登记已办理完整,且我行是房子的抵押权人。5、房子已办理保险,且保险单正本由中国银行执管。需要手续:1.先评估一般能贷评估价的70%左右,然后提供身份证,户口本,房本,收入证明,结婚证。2.去银行做面签,批贷函下来,提前还清上家银行贷款,解除抵押登记。3.再去建委做二次抵押登记,3天内就可以放款了。
  • 热心网友
    2020-09-18 16:42:40
    1、楼主所说的是同一房产的二次抵押贷款2、担保法及物权法等相关法规都规定可以进行二次抵押,申请贷款的。只是二次贷款金额不能超过房产价值与原贷款的余额。3、注意,现行各城市房产交易中不全是按照重新评估后的价值与原贷款金额的余额来计算二次抵押贷款金额的。大多数是按你原来贷款(即第一笔贷款)时的评估值来计算的。4、还有一个方法,是楼主找担保公司,先还掉原来的贷款,再重新申请贷款,这样的话会有一笔不小的手续费。5、建议:请楼主直接联络你的贷款银行,看二次抵押能否做。
  • 热心网友
    2020-09-18 16:35:11
    可以。个人房屋二次按揭抵押贷款系指已获得银行个人住房商业贷款(一手房和二手房)或经银行审批通过个人住房抵押“无交易转按揭”贷款的借款人,仍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抵押房产为抵押物,在该房产抵押价值大于原贷款余额的差额部分内再向银行申请用于个人消费或经营的贷款。申请所需材料贷款申请表;2.身份证明、婚姻证明、还款能力证明材料;3.原房屋买卖合同(预售合同)和发票;4.经银行认可的房屋评估机构出具的《房产评估报告》;5.借款人与银行签订的原借款合同、抵押合同等文件;6.原房产抵押贷款的还款清单和最近三期的还款账单;7.提供贷款用途的证明;8.抵押物房地产权利证明、有处分权人同意抵押的证明;9.贷款人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文件或资料。

相关问答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发布的所有信息、资料、图表等仅供参考使用,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网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进行房屋交易等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本网站资源部分来源于网友上传分享或公开网络,相应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利,请您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据及说明,本网站会尽快采取相应措施。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400-890-1122转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