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回答成功,可在会员中心查看审核情况
前往会员中心
房产问答
我要提问
您的位置:房产超市>房产问答> 交易过户>过户流程> 哪位比较清楚二手房交易先过户还是先贷款?

哪位比较清楚二手房交易先过户还是先贷款?

热心网友|回答5次|2020-04-30 09:47:45
我来回答
收起回答
0/2000

优质回答

  • 热心网友
    2020-04-30 23:12:32
    一、找房源和看房这个当然是视个人的喜爱以及自身情况而定,既可以网上找房,也可以通过线下中介找房。无论购房者是通过哪种方式找的房子,建议都要注重产权问题。二、买卖前的房屋和产权审核了解房屋情况。买方了解房屋整体现状及产权状况,要求卖方提供合法的证件,包括房产证原件房管局查询房产档案,以确定产权归属以及有没有被抵押。建议各位购房者千万不要轻看了这一步骤,查清产权问题可是有关房子归属的大事。四、确定房屋产权再交定金1、若卖方仍在还贷,则在交定金之前,需要先办理赎楼或同行转按揭。办理赎楼:卖方通过担保公司,向银行借款赎楼,这会产生一定担保费用和短期赎楼贷的利息。2、当卖方不再为该房还贷,则进入交定金环节。一般来说,在交定金的时候会签一份预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可以在本市房管局网站上下载。合同至少需要写明房屋产权、地址、成交金额、办理过户时间、二手房买卖合同,合同范例可到当地房管局官网下载,双方可自行修改。签合同前需注意,如果房产有共有权人,要让共有权人一同签字,避免后面出现共有权人不同意出售导致交易存在失败的可能。六、买方办理按揭贷款如果不是一次性付款,买家还需要到银行做按揭贷款。去银行做贷款申请需要买卖双方到场,要带上身份证原件、结婚证、户口簿、收入证明、银行流水、买卖合同等。因为有可能贷款额度达不到预期,所以买家需要做好支付更多首付款的准备,否则交易不成将造成违约。七、过户去过户时,需要到房产所在地的产权登记中心去办理过户手续,并缴税。买卖双方需要带上身份证原件、房产证原件、二手房买卖合同等。一般,在递件后拿到回执,买方就可以让银行发放之前监管的定金了。在拿到房产证后,买方回银行办理房产抵押,银行之后会给卖方打余款,买方每月按时还贷。八、交房交房一般就涉及物业、水电、有线电视、燃气等交接,如果房产内部还有家具家电,还要核实清楚卖方是否要被更换或搬走。水电等交接,就要分别到管理处、水务局、有线电视台、供电局等部门去办理,双方应准备好房产证复印件、身份证等。

其他回答

(4条回答)
  • 热心网友
    2020-05-05 13:51:23
    在嘉兴,贷款买房的客户是先办理贷款,审核通过了在进行过户。
  • 热心网友
    2020-05-02 11:01:12
    建议先做贷款预审,然后再签合同过户。
  • 热心网友
    2020-04-30 17:26:55
    先贷款后过户流程:前期看房签合同等等------审批贷款-----贷款审批通过-----双方赴房产交易中心审税-----税1务审核通过----双方交税并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此时,一并办理抵押登记)-------过户后20天领取房产证及抵押证-----抵押证送银行-----银行在贷款合同约定期限内发放贷款。在办理二手房买卖手续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先办理贷款在办理过户手续的,如果是一次性付款,就需要注意资金的安全问题,尽量将房款的给付放在产权过户之后再进行,或可以用提存的方式办理房款的给付,以尽量降低风险。买卖双方一定要到政府指定的房地产交易场所办理产权转让手续,按国家规定交纳各种交易费用,领取政府颁发的产权证,买卖双方能一手交钱一手交房。申请贷款应提交的资料:(1)身份证件;(2)借款人偿还能力证明材料;(3)合法有效的购(建造、大修)房合同、协议或(和)其他批准文件;(4)首付款证明材料;(5)贷款担保材料;(6)贷款行规定的其他文件和资料。
  • 热心网友
    2020-04-30 11:56:21
    去贷款银行办理完面签手续,签完借款合同,银行会审核资料,通过之后会下发批贷函,有了批贷函就可以去过户了。二手房买卖贷款过户流程如下:1、银行征信调查(调查买方征信情况);2、房屋产权调查(调查房屋产权是否清晰,抵押,查封,继承,共有权人等);3、房屋过户的同时银行审查贷款条件;4、发放贷款;5、物业交割。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发布的所有信息、资料、图表等仅供参考使用,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网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进行房屋交易等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本网站资源部分来源于网友上传分享或公开网络,相应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利,请您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据及说明,本网站会尽快采取相应措施。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400-890-1122转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