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回答成功,可在会员中心查看审核情况
前往会员中心
房产问答
我要提问
您的位置:房产超市>房产问答> 买房>二手房> 求购个人二手房问题?请问有哪位大神知道,求解答!

求购个人二手房问题?请问有哪位大神知道,求解答!

热心网友|回答5次|2020-04-17 09:45:16
我来回答
收起回答
0/2000

优质回答

  • 热心网友
    2020-04-17 21:57:04
    第一步了解和寻找个人二手房源。了解和寻找房源有以下几种途径。通过亲朋介绍,通过报纸、网络信息或登出求购信息进行了解和寻找,选择有资质的房地产经纪公司代理购买。第二步实地看个人二手房。选择好目标房源后,您需要亲自到现场查看。专家提醒您:一定要与产权所有人亲自面谈,落实好房屋的产权性质,是否已具备上市交易条件。对已经装修的房屋,要查看水、电、天然气、暖气等设施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房屋有无明显质量问题等。第三步协商和签约。确定要购买的个人二手房后,您就可以与卖方协商、签定合同了。在合同中应根据您与卖方协商的内容,详细、清楚地写明买卖双方及有关第三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付款方式、办理产权过户的时间、房屋交付的时间和方法以及安全交易条款,合同中还应明确规定对于违约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发生纠纷后的法律解决途径。由经纪公司代理买卖的,买卖双方还应与经纪公司签定居间担保合同,并明确经纪方应承担的居间担保责任以及经纪方在交易过程中应提供的服务内容。第四步产权交易。签订了个人二手房买卖合同,交易双方即可携带相关手续到房屋所属区、县房地产交易部门办理产权交易手续;交易部门经过相应的审查程序,确定房屋产权是否具备转让条件;按照合同规定的付款方式付清购房款,房地产交易部门正式受理转让申请;买卖双方应缴纳相关税费,并向买方核发房屋所有权证。具有土地使用权证的还要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

其他回答

(4条回答)
  • 热心网友
    2020-04-17 20:47:51
    小心避税陷阱求购二手房时一些中介公司或者卖方经常会给购房者提供一些“避税”方式,如真买卖假赠与、定金当租金再过户、先公证买卖再过户、先签订合同再过户等等。专业律师认为,所谓的“合理避税”在法律上没有很大的风险,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双方的交易行为其实是钻了一个法律的空子,但是双方都要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如果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很大的话,必然有一方会因此受损。一旦出现有关法律纠纷,当事人双方就要承担补缴税款、罚款的惩罚,严重的甚至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 热心网友
    2020-04-17 18:01:35
    小心房屋质量求购二手房时一些购房者往往只看重房屋的地理位置和价格,而对于房屋质量问题却很少关注,也往往因此出现很多在房屋成交后才出现的漏水缺电情况。购房者一定要对房屋质量仔细验看,除了实地考察外最好向左邻右舍、物业公司询问房屋是否做过大修或存在其他质量问题。特别是需要小心检查屋内水、电、气等设施是否完好,查看房屋的供电容量,以防冬夏空调开不了的尴尬;观察屋内电线是否有老化的现象。购房者对简单的新装修更要多一个心眼,有些新装修是为了掩盖房屋本身的质量缺陷,如墙壁上的裂缝、天花板的渗水痕迹等。
  • 热心网友
    2020-04-17 15:19:52
    小心房屋折旧率求购二手房时人们普遍重视房屋的位置、实用性和价格,但是价格中一项很重要的因素却被市场所忽略了,那就是“房屋折旧率”。其实并非购房者真的不重视,而是市场将其隐藏了起来,误导购房者忽略了这个问题。专业人士认为,忽视房屋折旧率对购买者而言显然不公平,大家都知道房屋都是有一定的使用年限的,况且土地使用权也是有年限的,通常情况下最长只有70年。
  • 热心网友
    2020-04-17 11:37:08
    小心合同条款随着二手房市场的逐渐火爆,不少房产中介利用人们求房若渴的心理,制造种种陷阱。由于目前的房产市场上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问题,往往由于一张便条,甚至一个字,就会有大的陷阱。专家提醒购房者,无论是签订何种购房文件,都要仔细审阅,万万不可随意下笔,如果自己吃不准的,可以找律师或者有关专家咨询。即使买卖合同签订以后,购房者也要有足够的警觉,因为二手房买卖合同要通过房产交易中心登记备案之后才算真正完成,一旦其中发生了任何的问题,都会导致最后交易出现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发布的所有信息、资料、图表等仅供参考使用,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网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进行房屋交易等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本网站资源部分来源于网友上传分享或公开网络,相应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利,请您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据及说明,本网站会尽快采取相应措施。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400-890-1122转8888